隨著盛夏將近,減脂成為民眾熱烈關注的健康話題。衛生福利部玉里醫院莊茵淇營養師指出,減肥方式琳瑯滿目,從低醣飲食、斷食、代餐、瘦瘦針到抽脂手術,選擇眾多卻也容易誤入歧途。「其實減脂的關鍵不在速度,而在是否『吃得健康、過得快樂』。」
她強調,所有減肥法的本質都在於『熱量赤字』——只要攝取熱量小於消耗,就能瘦。但若只靠極端節食或短期偏方,不僅容易復胖,還可能導致情緒不穩、免疫力下降,得不償失。
針對目前常見的幾種減重方式,營養師莊茵淇逐一解析其優缺點與適用族群:
• 低醣或生酮飲食:減少澱粉攝取,有助快速減重,但長期恐營養失衡、對腎功能不佳者不宜。
• 低脂飲食:強調清淡健康,對心血管有益,適合愛吃油炸的人,但過度限制油脂也會影響荷爾蒙與皮膚狀況。
• 間歇性斷食:如168飲食法,能有效控熱量,但不適合低血糖或作息不穩者。
• 代餐法:方便控制熱量,適合短期使用,但難以建立正確飲食習慣,易復胖。
• 極低熱量飲食(VLCD):每日低於800大卡,僅適用於醫療需求下,必須由醫師監控執行。
營養師莊茵淇表示瘦瘦針、針灸、中醫與抽脂等手段並非萬靈丹。她提醒:「瘦瘦針雖有效,但易有副作用與復胖問題;針灸與中醫需搭配飲食與生活調整,抽脂更屬於體型雕塑,並不能取代飲食控制。」
她也提醒民眾留意市面上來路不明的中藥、偏方與過度宣稱療效的產品,應優先諮詢專業醫療團隊,避免損害健康。營養師莊茵淇給予正在努力減重的民眾貼心建議:「別再追求瘦最快,而是要找到適合自己、可以長期維持的方式。減脂應該是一段學會照顧自己的過程,而不是一場與身體為敵的戰爭。」她鼓勵民眾若在減重路上感到困惑,可主動尋求營養師協助,透過專業評估與飲食調整,找到最適合自己體質與生活型態的健康方案,只要有心,人人都可以擁有自己理想的體態。